玻璃小瓶原理
1. 制药
用于药品的玻璃瓶采用双层盖设计,先在铝封上套上橡胶塞,再盖上铝封。套上铝封时,橡胶塞会被压紧,从而形成高度气密性,使其适合长期储存。
铝制密封圈顶部有一个圆孔,可通过该孔用注射器抽取内部的化学品或样品。玻璃小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内部化学品或样品的质量。其高稳定性原因如下:
防止内容物氧化:
小瓶瓶身(玻璃材质)不透气,并可用橡胶塞密封,防止空气进入。这可以防止内容物氧化。
用于
玻璃小瓶的玻璃材料是硼硅酸盐玻璃或钠钙玻璃。前者热膨胀系数低且硬度高。
它由长圆柱形材料切割而成,用于制造小容量样品瓶和冻干玻璃瓶。后者,即钠钙玻璃,是一种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钠和氧化钙的玻璃。
将熔融玻璃倒入模具中,并吹入空气使其成型,从而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这两种材料与化学物质的反应性都很低,确保了内部药物的质量稳定。
2. 对于分析样品
用于分析样品的玻璃小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有铝封和橡胶塞的压盖式小瓶(类似于药用小瓶),另一种是带有螺旋盖和隔膜的小瓶。使用一种称为手动压盖钳的专用工具将铝封密封到压盖式小瓶上。螺旋盖小瓶用手拧紧,也可以用手重新密封。
虽然它们并非设计用于像药品那样的长期储存,但其能够保存挥发性样品的原理在于紧密贴合的隔膜所提供的气密性。玻璃的稳定性能够确保样品质量在分析前得以保持。此外,特氟龙密封的隔膜还具有耐有机溶剂的特性。
下一篇:玻璃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