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尔帖制冷装置的原理
珀耳帖制冷器是一种利用珀耳帖效应的制冷装置。珀耳帖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当两种不同金属之间通过直流电流时,两种金属的连接处会发生吸热和放热现象。此外,如果电流方向相反,吸热和放热现象也会反过来发生。
这种效应是由珀耳帖元件引起的,珀耳帖冷却装置是由珀耳帖元件和通电装置组合而成。目前的珀耳帖元件并非由两种金属制成,而是由n型半导体、金属和p型半导体夹在两种基板(例如陶瓷)之间,形成吸热面和发热面。
N型半导体是在纯硅晶体中混入杂质,产生过剩电子而形成的;而P型半导体是在晶体中混入杂质,由于电子不足而产生空穴(电子不足)。根据电子过剩或不足的情况,施加电压时自由电子会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此外,珀尔帖元件在冷却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必须使用散热器或风扇来散热。